我最初認識龍姐,是在成都的一個旗袍沙龍上。   那天,龍姐一款高領長旗袍,白色絲光緞面,前面斜著繡了枝紅梅,與紅色的珍珠耳環互成點綴。古典的盤發,精致的妝容,高挑的身材,龍姐儼然成了一道風景線。后來我們聊天,很投緣,便交換了手機號碼,加了QQ。   龍姐,外號叫旗袍西施,除了冬天,幾乎都穿旗袍。龍姐的旗袍,讓我想想,嗯,實在要花點時間才想得過來。素凈的,花哨的,純色的,帶花的,有袖的,無袖的,鑲毛領的,長款、短款……我有次對著龍姐的衣柜說,龍姐啊,你都可以辦個旗袍博覽會了!龍姐穿不同的旗袍化不同的妝,發型、耳環、項鏈、包包、鞋子、指甲油顏色,也都要一一精心搭配。每當龍姐跟我講搭配學時,我就會大搖其頭,得,省略過程,我直接欣賞結果就好啦。   龍姐在成都一家機關單位上班,工勤人員,五十歲退休。距退休八個月時,龍姐被查出乳腺癌,住進了華西醫院。   三   龍哥是我的校友,比我早進校將近十年。聊起以前的學校,我們有很多共同的記憶。   龍哥龍姐都屬龍。龍姐說龍哥是二月的抬頭龍,自己是年底的掃尾龍。我曾經懷疑龍姐的掃尾龍說法。龍哥笑著說,你想啊,就連龍都是咱老祖宗杜撰出來的,龍姐隨口說個掃尾龍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龍哥很黑很壯,天天傍晚沿著府南河跑五公里。   龍哥當年追龍姐,據說寫了一小捆情書。我曾鼓動龍哥寫寫他們的戀愛故事。龍哥哈哈一笑,我那中文系的畢業證是混來的,怎么寫得出來?   龍哥最初在成都靠經營五金起家,挖到第一桶金后,嫌天天守店不自由。有個同學在做房地產開發,便極力鼓動龍哥一起干。龍哥第一次沒聽龍姐的話,處理了五金店,買了兩臺挖機,在工地上轉包了些小工程。幾年后,龍哥在成都二環買了三間門面和兩套住房。   那年夏天,龍哥請的挖機手加班后,深夜回家時面包車撞上了護欄,翻下溝坎,兩口子當場死亡。據說兩口子在飯桌上就吵個不休,挖機手喝了不少酒,兩個人上車還在吵。挖機手是龍哥遠房的侄兒,他老婆在工地上煮飯,留下個六歲的兒子。遠房親戚家族組織了幾撥人,輪番找龍哥,說挖機手兩口子都在幫龍哥打工,而且是加班后死的,不給巨額賠付就上法庭。龍哥龍姐倒不怕上法庭,但看到老人孩子很可憐,加之天天被纏,不勝其煩,最后變賣了兩間門面作為賠付。   挖機手事件平息后半年,龍哥痛風發作,走路一瘸一拐的。龍哥說,花無百日紅,看來這一切都是天意啊!便轉讓了挖機,處理了工地上的所有業務,在家專心炒起股來。開始也賺了不少,龍姐不停勸他收手,龍哥不聽。龍姐偷偷賣掉了兩只長勢很好的股票,龍哥一個星期沒跟她說話。一年后,股市就像一輛失控的馬車,龍哥被顛得七葷八素,只能以割肉收場。   龍姐偷偷當掉首飾,賣了一套房子,又拿出所有存款,想幫龍哥東山再起。龍哥說,錢留著,咱還是過平平淡淡的日子吧,踏實。于是去同學開的一家文化公司當了行政主管。   四   龍哥說,中國男人很多時候喜歡含蓄,特別是感情方面。其實很多話,生前不說,難道要等死后才說嗎?那不成了說給鬼聽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母親,老婆,女兒(岳母早已亡故),我就是要用甜言蜜語把她們裹起來。龍哥經常送最重要的三個女人禮物,龍姐更甚。每年龍姐過生日,龍哥不僅送禮物,還寫上幾句話。這些禮物被龍姐珍藏起來,我一直想看看,但龍姐一直不肯。在我胡蘿卜加大棒的一番死纏爛打下,龍姐給我看過一張照片,是她過四十五歲生日時龍哥送的。那是一張龍姐彈古箏的照片,后面配了一首小詩:   這個世間   很多人喝盡弱水三千   依然不解渴   而我只想   守著我這一瓢   飲到白頭   龍哥不止一次對我說,你龍姐屬于那種天生很聰明,但很偷懶的類型,很多事情都是抱著玩玩的態度,玩玩還能玩出水平,這就很了不起了。龍姐聽到,便會抿嘴一笑,眼里似乎要流出水來。國畫,我不敢說龍姐畫得怎樣,但她的古箏倒是過了業余十級的。有個小有名氣的文藝團,邀請龍姐加盟。龍哥說,咱又不缺那點錢,還是不要那么辛苦吧?龍姐便對文藝團說,這樣吧,如果你們有演出任務,湊不夠節目了,就打電話給我。湊不夠節目的時候還真不少。龍姐演奏古箏時喜歡穿改良版旗袍,一般都是素色長裙,衣袂飄飄,加上古典發型,舉手投足便帶了仙氣。古箏聲音響起,人的思緒便變得縹緲空靈起來,那人那聲音,也有點虛幻起來。龍姐身邊,總有一些飄來飄去的目光隨時追隨著。每次龍姐有演出,龍哥再忙,必定開車接送,車上也必定準備一大束花。龍姐演奏完,這束花就會出現在舞臺上。   每年,龍哥龍姐都會組織幾家人自駕游,最遠的去了新疆和西藏。他們選擇的路線都比較冷門,人很少,但風景醉人。自駕游一般都是十多天。   五   龍姐等檢查結果的那幾天,龍哥天天打電話催我去成都,說我學過一點心理學,能派上用處。我頭皮發麻。讀過一點書,還都是理論上的東西,有什么用?后來,我只好拉了幾個旗袍協會的女士一起去。   龍姐確診為乳腺癌中晚期,去華西切除了左邊乳房,連帶著腋下淋巴組織也一并切除了。龍姐只做了兩期化療便停了。那段日子,龍姐臉色蒼白,頭發大把大把地掉,惡心,嘔吐,瘦得不成形,幾乎不敢出門。   龍姐住院的日子,獨生女兒和女婿也天天來醫院。女兒在成都安了家,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上班,加班是常態,經常出差。女婿是刑警,忙得看不到人影。外孫三歲,爺爺奶奶帶著。龍哥龍姐勸閨女女婿別來醫院了,都忙,醫院里龍哥一個人就能應付。年輕人,只要把工作干好,家庭和睦,其他都是小事。   龍哥的母親七十多了,很硬朗,每天給龍哥龍姐送飯。   龍哥表面微笑內心狼藉,辭了職,親自照顧龍姐。龍姐躺在床上的日子,每天睜開眼就找龍哥,目光隨時跟著龍哥轉。龍哥開玩笑說,放心,一丈之內,保準讓你隨時都能看到我。   一年后,龍哥帶著龍姐去了瓦屋山腳下。   走之前,龍哥給我留言,你龍姐一直想過一種山居生活,如果我不滿足她這個愿望,萬一哪天她走了,我掙再多錢,又有什么意思呢?有錢并不開心,這樣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再說了,掙錢何時才是個頭呢?   六   讓我們跟著龍哥龍姐,來感受下他們的拐彎生活吧。   龍哥龍姐住的房子,前面有條小溪流,后面靠山,山上一片水杉林。屋后不遠處有一條水泥路,猶如一條灰白色的大蛇盤曲在山間,只能過一個車。龍哥后來把這條水泥路接通到了家門口。通水電,沒天然氣。兩年后,光纖通了,還開通了WIFI。   龍哥龍姐臥室里豎了根木樁,枝椏上可以掛衣服。兩個人早上伴隨著鳥聲,睡到自然醒。有時睜開眼,陽光便灑滿了窗簾。推開兩扇大大的木門,龍哥去小院里打太極拳。龍姐做早餐,一般是小米粥或五谷雜糧豆漿,現烤的餅干,煎雞蛋,水果是集鎮上買的,蔬菜隨季節在外面地里隨摘隨吃。   通往木門的水泥小徑鋪了小石塊,黃昏時,龍姐便放了輕音樂,兩個人在小徑上光腳來回走上半小時。小徑上面搭了架子,架子上鋪滿了三角梅,玫紅的,開得喜氣洋洋,能開很長時間。   龍哥向村民要了屋外的一小塊地,用竹籬笆圍了,隔成了很多小塊當菜園,一年四季都綠油油的。   白菜葉上容易長蟲。龍哥龍姐便帶了鑷子,夾到瓶子里,拿去喂雞。   第二年,龍哥種了一小塊田的水稻。龍哥查資料,向村民請教,家里的蔬菜皮水果皮,全部撒進蔬菜和水稻田里。秋天,收了兩擔水稻。龍哥龍姐站在水稻前,頭戴草帽,擺著剪刀手,笑得合不攏嘴。   小院里,一年四季鮮花不斷。龍姐喜歡有香味的花兒,尤其喜歡臘梅花。院角,龍哥便買了兩株臘梅樹種上。冬季,臘梅花開,龍哥用刀子削上兩支,扎好。龍姐便歡天喜地接了,插在花瓶里,水里加些鹽,放臥室里可以香上一個月。含笑,茉莉,玫瑰,院里都有。   小院邊上,龍哥壘了個雞窩,買了十二只小雞回來。小雞長大一些,龍哥把雞籠搬到了屋后面,希望能早日吃到雞蛋;又做了個木籠子,讓龍姐養小白兔。可惜兩只小白兔只養了一個月便死了。   屋檐下,龍哥蓋了個木棚,買了個秋千椅擺上,白色,歐式風格。秋千對面擺著龍姐的琴臺。月光朦朧時,龍姐會彈上幾曲古箏。龍哥在秋千椅上輕輕晃啊晃,清風過處,突然就有了喝酒的沖動。幾口小酒下肚,龍哥也有了神仙的感覺。   很多時候,龍姐會靠在秋千椅上讀書,手邊一杯清茶,一碟點心。龍姐中午會睡上一覺。醒來,喝杯茶,開始做家務,準備晚餐。   村里一戶人家養了五只小狗,要拿去扔掉兩只。龍姐知道后,便催著龍哥去要了回來。一只黑狗,取名叫黑金,另一只黃狗,取名叫黃金。兩只狗,龍哥練太極拳時,便懶懶地臥在花叢下,偶爾眼光瞟一眼,又低了頭趴下了。龍姐切臘肉時,黑金黃金會使勁搖了尾巴,不時用尾巴蹭一下龍姐的褲腳。龍姐便笑著,扔兩片肉或兩塊骨頭下來。黑金黃金一口咬住,跑到外面慢慢享受去了。   龍姐不再穿旗袍,改成了民族風的棉麻衣服。龍哥受了龍姐影響,也穿起了棉麻衣服。集鎮上有個老奶奶,手工布鞋做得很好,龍姐便買了來穿。   吃不完的蔬菜,龍哥挨家送。龍姐教女人們做泡菜,自己做的餅干糕點,也送給村里人。村里人殺年豬,請龍哥龍姐去吃殺豬菜,走時還送上一塊肉。村里有紅白喜事,龍哥龍姐會湊熱鬧,送上份子錢。村里慶祝重陽節和春節,邀請龍哥龍姐,他們會送上一個大紅包。村里人有急著用車的,說一聲,龍哥便上車等著了。   龍哥龍姐住的村莊距離集鎮幾十公里,龍哥每周去集鎮上采購一次。一次,龍哥開著皮卡采購回來時,遇到一對情侶,到集鎮購買結婚用品,可惜摩托車壞在了半路上。龍哥停了皮卡,幫他們把摩托車載上,送回村里。這對情侶很感激龍哥,互相留了手機號碼,還邀請龍哥龍姐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龍哥龍姐每過兩個月便回一次城里,住幾天,又回到小山村里。偶爾,他們也出去旅游。   龍哥龍姐印象最深的是去紅河旅游時參加過的長街宴。哈尼族的服飾、沿街擺成長龍的酒席、酒席上的各種菜品和好酒,龍頭祭酒的過程、歌舞表演,讓他們津津樂道。哈尼族人給老人倒酒盛飯,把好菜放在老人旁邊,也讓他們感慨不已。龍姐說,我們每人只出了一百塊呢,還想再去一次。   龍哥龍姐的閨女放假時會來看他們。一家三口從成都開車過來,相當于自駕游。   龍哥龍姐邀請了我很多次,我沒去。想組團去過拐彎生活的人倒是吵得熱鬧,可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龍哥龍姐的拐彎生活過了五年。體檢結果顯示,兩個人身體都挺好的。拿到體檢結果那晚,龍哥龍姐開了瓶紅酒,以往事下酒,一喝就喝到了半夜。   吾心安處是故鄉。龍哥龍姐,拐彎生活,請繼續!   ●作者簡介●   楚歌,公務員,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作協會員,文章散見于報紙雜志。 +10我喜歡

●涂朝暉(四川)         去年臘月二十五,在距離我老家不遠的鄉下親戚家吃完午飯,我正和幾個親戚一起在室外閑聊,忽見馬路邊一位中年婦女衣衫襤褸、動作遲鈍地在馬路邊撿廢品。是什么人會選擇在鄉下撿廢品呢?我不由得細細地打量起她來。 只見這位婦女披頭散發,頭頂扎著一個洋丁丁,似毽子一般胡亂地栽在頭上,牙齒很臟還缺了好幾顆,樣子甚是丑陋、滑稽。她提著塑料袋一邊走,一邊用棍子搗開地上的塑料袋尋找廢品,目光遲緩而呆滯,一看就知道是個智障女人。 她身后尾隨著一個非常瘦削的中年男人,頭發也很凌亂且又長又臟,臉上、身上滿是污垢,衣服已經臟舊得看不見本色。一個面容清麗、非常瘦小的小女孩走在他們中間,不難看出這是一家三口。我馬上反應過來,他們一定是網上傳言的那種裝可憐、利用小女孩博得人們同情、趁過年乞討大撈一把的騙子!只見他們慢慢地從馬路邊走過人群,卻并沒有向人們乞討的意思。看來,他們是真窮了。 一家三口緩慢地走在馬路上,這對不正常的夫妻與小女孩一起的畫面是那么刺眼,我叫回了小女孩。 “小朋友,你幾歲了?”“七歲。”“在哪里讀書?”“方家寺,我已經讀二年級了。”哦,原來小女孩在方家寺讀書。方家寺是鄰鄉的一個村,這個村遠離場鎮,居然它的村小還在開辦。小女孩說現在一至六年級都有學生,只是每個年級都只有四,五人。讓人很意外的是小女孩成績還很不錯,語文考了八十幾分,數學考了九十幾分。我憐惜地摸了摸小女孩瘦削的臉,欣慰地夸獎道,“真乖!寶貝兒,你好棒啊!”又從包里掏了幾張錢遞給了小女孩,鼓勵她今后繼續努力學習。小女孩幸福得像綻開的花朵,轉身就把錢全部交給了父親。 我突然想到現在在鄉下,給錢也不能充饑,于是追上去問他們吃過飯了沒有,小女孩搖搖頭。“你現在餓嗎?”“餓!”可憐的孩子!現在社會物質這么豐富,居然還有餓飯的。我的心變得沉重起來,甚至隱隱作痛,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趕緊叫他們一家去桌子邊坐著吃飯。 可是小女孩的父母說什么都不愿意去,我只好舀了碗飯,并夾了很多肉給小女孩端了過去,小女孩接過就轉身就給了母親。我又趕緊給小女孩舀了一碗,當我舀第三碗飯給小女孩的父親端去的時候,他已經躲得遠遠的,羞澀地窘在竹林下,我再三相勸,他才接受了。見他們一家都吃上了飯,我才匆匆地駕車去村委會辦事。 等我辦完事回來,他們一家早已經吃完飯在路邊休息。看見我,特別是小女孩的母親很遠就朝我傻傻地微笑。與他們接觸僅僅短短幾分鐘,也只為他們做了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沒有想到有智障的她居然認得我了。我把車停好,再次走近他們,親戚們和周圍熱心的人也都湊了過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仔細詢問,才知道他們是本鄉鄰村的人,今天小女孩的父親推了幾袋谷子,一家人步行半小時到這里來打米。不巧的是,打米的師傅今天特別忙,所以他們就一直在這里等待。 一個村民過來介紹道,小女孩的父親天生智力就有缺陷,以種莊稼、幫別人犁田為生。母親已經十幾年未與家人聯系過,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家里的任何信息,只知道自己是貴州苗族人,是小女孩的父親花八百元錢從街上買回來的。政府已經為他們修好了住房,還為他們修了牛圈幫扶他們養牛。 一位熱心人端來熱水吩咐小女孩把臉和手洗干凈,我再三叮囑小女孩要講究衛生,并且要經常督促父母勤洗臉、洗頭、洗澡、刷牙,勤換衣服被褥,小女孩都一一答應下來。 我感嘆著小女孩遇到這樣的父母,生在這樣的家庭,命運對她是多么不公。我的心被撕扯著,真想不顧一切將她帶走領養。可是,寄人籬下的生活能使小女孩快樂嗎?她的智障父母會同意嗎?考慮再三,我只好放棄了。 當我在記錄小女孩的家庭、學校地址及家長姓名的時候,我看見旁邊好幾個人也都在記錄。孩子,別哭!前進的路上,你并不孤單。風雨中,有政府,有我們和我們一樣的叔叔阿姨與你同行。 后記:事隔兩天(臘月二十七),叔父去世,我又回到了老家。令我非常震驚的是,小女孩一家又步行幾里路找到了我叔父家,他們居然是來請為叔父家辦席的廚師回去給他們打米的,小女孩的父親態度是那么虔誠卻又那么無奈。原來剛好廚師家機器壞了,臘月廚師又非常忙,所以他們的谷子就一直擱著。我也非常著急,附近又沒有其他地方打米。我也請求廚師網開一面,回去給他們打一下。廚師說這里也忙,實在走不開,但是答應明天一定給他們打了。這次小女孩的母親已經換了干凈衣服,我頗感欣慰,又拿了一些錢給小女孩父親,叮囑他一定給小女孩買一件新衣服過年。看著他們開心地遠去的背影,我才放下心來。 +10我喜歡

搶  勺  大  賽 文/李業詩(北京)   金鑾奶奶的二孫子小豬仔滿六個月后,這奶孫倆就要在每天上午九點鐘左右,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搶勺賽,私家臺記者兼解說員夏茫在現場為大家直播: 負責本次比賽的裁判長是來自家庭體育總局資深局長仔媽。 我們一起來看看賽前準備:奶奶拖來寶寶專用餐椅,將小豬仔抱放到椅子上,扣好安全帶。順手在玩具箱里拿了個貨郎鼓遞給小豬仔。轉身從食品柜里取來兩勺亨氏米粉,煮熟的雞蛋黃約八分之一,隨即將兩樣放在寶寶專用碗中,用七十度左右溫開水約60mg沿同一方向調勻。 噢,端著冒熱氣的碗快步來到豬仔餐椅前坐下,將糊糊擱在一旁椅子上,給寶寶戴上圍嘴。 “好,精彩 奪勺賽開始啦,看看誰拿下第一局。” 金鑾奶奶在糊糊最上層舀來大半勺,吹了吹,送入小豬仔唇邊,小豬仔張口接住,欲順口咬搶勺子,同時,兩只小手向勺子捧去。奶奶見勢,麻利地從豬仔兩手間抽出勺子,如此反復十余次,奶奶將勺子穩穩捏于手中。 裁判宣布:“奶奶贏。獎勵辦法:寶寶給奶奶致以親切微笑,并用一只手幫奶奶抓住碗沿以示關心。” 好,我們稍稍休息,把鏡頭交給一旁:坐在旁邊看書的是家奧會主席仔爸。此刻可能正在搜索頒獎詞。 “歡迎大家回到現場,繼續關注第二局。” 金鑾奶奶伸伸腰,用左手輕一拳重一拳捶打腰部。 奶奶端起碗舀一勺吹吹,喂到豬仔嘴里,我們看到,收回勺子的速度似乎比先前慢了些。小家伙兩顆黑寶珠滴溜溜上下搶奪,如此四五回合,小家伙終于嗷嗷地搶咬住勺子,同時松開抓碗的手抱住勺柄。 “漂亮!” 奶奶似乎在忽悠,暗用兩分力氣在奪。 寶寶踢蹬著蓮藕腿,咿咿呀呀緊拽勺把不放。 “太精彩了!” 雙方進入僵持階段。寶寶高聲“啊啊……”,提出強烈抗議。 裁判宣布:“奶奶以老欺幼,并有欺騙之嫌。小豬仔贏!” 獎勵辦法:“胖胖以勺中剩余糊糊為顏料,在鼻子兩邊寫意。并強烈要求奶奶以此即興畫為孫孫申請諾貝爾獎。” 金鑾奶奶打了個哈欠,笑著滿口應承。 雙方打了個平手。鹿死誰手成懸疑。 “五分鐘后我們再回到現場,趁休息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金鑾奶奶:這位奶奶是個王熙鳳式的人物,兼有薛寶釵的性情。才五十二歲,五年前是江蘇某合資鋼鐵廠質檢部經理,因帶大孫子的需要忍痛割愛來到北京。老公是錦州某公司工程師。” “請觀眾朋友回到現場。” “大家注意,雙方好像在協商。” 哦,  奶奶連哄帶勸,小豬仔才開始讓奶奶喂,但必須滿足自己兩個條件以示公平:一,允許小豬仔咬住碗沿,二,最多只能再吃三兩勺,否則,不予在協議書上簽字。奶奶幾經討價還價無果,為免遭紅牌警告,無條件地接受寶寶要求。 搶勺賽決勝局就此拉開帷幕:奶奶將勺子沿著碗沿從兩小手縫隙間給豬仔連喂幾勺,仔子張開上唇表示配合。奶奶不知寶寶用欲擒故縱之計,趁臭奶奶得意忘形之際果斷咬走了勺子。 “漂亮,實在漂亮!” 裁判果斷判決:“奶奶慘敗。” 獎勵辦法:寶貝用勺子在兩邊小臉蛋上繪制北京地鐵圖,鼻子是換乘站。下唇和兩眼眶為進出站口。 按國際慣例,比賽三打兩勝。總裁判長寶寶媽媽宣布:“乖寶寶獲冠軍,奶奶速進保姆培訓班進修!” 家奧會主席小豬仔他爸來到前臺親自致頒獎詞: “咿咿呀呀,哼哼哈哈。連蹬帶踢,既奪又抓。搶勺當筆,驚世絕畫,孝敬奶奶,屎尿一把。壯哉吾兒,耀爾爸媽。” 頒獎詞致畢,小豬仔在有些倦意卻仍笑語連珠的奶奶扶持下躍向頒獎臺——專用餐桌,升國旗,奏國歌! 現場報雷鳴般的掌聲。   +10我喜歡

【小說】黨永高/擺地攤     黨永高     夜已深,李老頭沒有一點兒睡意,兩眼盯著天花板發呆。老伴兒還在忙著歸整那些水果,新鮮的放一筐、不新鮮的放一筐,變質的也舍不得扔,把壞的地方用刀子削掉,老兩口照吃不誤。 “老婆子,你說今天咱們看的那個鋪面,租金貴嗎?” “肯定貴了,一年要兩萬多呢,我們就賣點兒水果,能掙那么多嗎?” “我看那個地段還行,貴也租吧,我實在不忍心你跟著我到處擺地攤了,今天差點兒又被城管逮著了。” “是呀,想不到你老頭子腿腳還那么利索,真對得起李毛腿這個稱號。” “不行啦,老啦,跑不動了。今天小武那小子就沒有誠心追咱們,不然,咱們哪能逃得了?” “嗯,小武這娃娃厚道,心地善良,同情咱們窮人。不像那個王隊長,就好像大街是他們家的一樣。” “話不能這么說,他們也不容易,國家有規定,上面有領導,工作做不好,他們沒法交差。咱這么多年還沒有碰到像網上傳的那樣動手打人、砸攤子的城管。” 收拾好水果后,老伴兒上床躺在了老李頭身邊,老兩口重復著已經討論了N遍的話題。 十年前,李老頭兩口子為照顧在城里上學的孩子,舉家搬遷到了城里。初進城那會兒,老兩口兩眼墨黑,一沒技術、二沒本錢、三沒門路,為生計問題他們著實犯了惆悵。好在有一個遠房親戚已進城多年,靠擺地攤賣日用品在城里站住了腳。見李老頭確實不易,再加上又是親戚,就把地攤“生意經”傳授給了李老頭。李老頭照貓畫虎,在親戚的地攤旁邊擺起了水果攤。 寒來暑往,李老頭老兩口不僅承受著起早貪黑、風吹雨打的磨難,還長年與城管玩著令他們心驚膽戰的貓鼠游戲。十年來,李老頭的水果攤不知換了多少處地方,不知被城管追著跑了多少個百米沖刺,不知被沒收了多少次電子秤和水果。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李老頭看著躺在身邊似睡非睡的老伴兒,一陣酸楚涌上心頭。她才五十剛出頭,就白了滿頭黑發,皺紋縱橫交錯地分布在黝黑的臉上,雙手更是如久旱開裂的土地般粗糙。 清早,李老頭沒有像往常一樣去農貿市場進貨,他在經常擺攤的那一帶轉來轉去,打算找個便宜一點兒的鋪面租下來賣水果、蔬菜,就當花錢買個自在、舒坦,省得天天躲躲藏藏、偷偷摸摸了。 “李大爺,您不出攤轉悠啥呢?”城管王隊長的聲音。 “別介王隊長,我不能再給你們添麻煩了,我打算租個小房子做生意。”李老頭還真有點兒怵王隊長,兩腿不聽使喚地想要起飛。 “您這是哪里話,以前有規定,我們有難處,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別放在心上。現在好了,國家鼓勵發展地攤經濟,咱們市里積極響應,我們已經接到通知,這一塊兒為城區示范點兒,你們可以放心地擺攤兒了。”一向嚴厲的王隊長,今天竟然好像返回娘胎里重新生了一樣,說話聲音溫柔動聽,臉上堆滿善意的笑容。 “什么?我可以明目張膽地擺攤兒了?我沒有聽錯吧?”王隊長一番話驚得李老頭目瞪口呆。 “是的!您沒有聽錯,從現在起,您可以安安心心地在這里擺攤兒了!”王隊長的聲音提高了八分貝,語氣中夾雜著喜悅與興奮。 “要是這樣就太好了,只是?” “只是什么呀?您倒是痛痛快快地說呀。” “占地費、管理費會不會太高?”李老頭小心翼翼地問。 “哪有什么占地費、管理費。什么費用也不收,您只管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地做生意就行。”王隊長笑瞇瞇地拍了拍李老頭的肩膀,李老頭竟下意識地向后退了一步。 李老頭興奮地雙腿直打哆嗦,顫顫巍巍地朝家的方向跑去,活像一只剛剛松了腿綁的螃蟹,引得王隊長一群人哈哈大笑。 李老頭老兩口高興地去農貿市場進貨,他們挑最好的水果,而且一下子進以往兩倍的量。憑經驗,如果不用躲城管,大大方方地擺攤,他們一天可以多營業五、六個小時,成交量至少可以翻一翻。 步行街一帶允許擺地攤的消息不脛而走,之前擺無定所的“地攤族”從四面八方涌了過來,大家都想占個好位置,有模有樣地、理直氣壯地當回生意人。還不到上午九點,一整條街就被攤販們全部“占領”,賣服裝的、賣百貨的、賣玩具的、賣手機配件的、賣小吃的,也有同李老頭一樣賣水果的。李老頭由于進貨耽擱了時間,他們推著裝滿水果的三輪車從南頭一直走到了北頭,也沒有找到一塊兒合適的空地。 “你們死哪兒去了,不知道今天政府允許擺地攤兒了嗎?也不懂早點兒出來占地方!”正當李老頭進退兩難之時,親戚打來電話,劈頭蓋臉就是一通臭罵。 “我今天早上才得到消息,去市場進貨遲了,誰知道一下子能跑出來這么多人。”李老頭心情沮喪到了極點。 “讓你們不看新聞,進城十多年了,還是個不關心時事的老農民,我看你那一車水果咋處理。”聽得出來,親戚這是恨鐵不成鋼。 是呀,這一車水果如果今天賣不掉,明天就不新鮮了,現在人很挑剔,一旦不新鮮就面臨無人問津地下場,他老李頭就虧大發了。 一夜無眠,第二天凌晨四點,李老頭老兩口就推著三輪車出門了,他們心想一定要占個好位置。可到步行街一看,還是讓他們大失所望,南北入口的黃金位置已經全部被人占據。看樣子,這些人晚上根本就沒有收攤,露天在大街上睡了一夜,鋪在地上的被褥可以證明。李老頭只好惺惺地選擇了一塊兒相對比較好的地方,把水果攤支了起來。 早上六點多鐘,一對年輕的男女推著一輛小吃車來到李老頭的水果攤前。男人用勁推醒了正在睡覺的李老頭,什么話也不說,布滿紅血絲的雙眼惡狠狠地瞪著他。 “我說我回家去取貨吧,你就呆在這兒看著,你非不依,你看地方被人占了吧。”女人埋怨男人。 “這塊地是我昨天占下的,你挪開!”男人沒有理會女人,蠻橫地對李老頭吼道。 “這是大街,怎么就成你的了,誰先占住就是誰的!”想起這兩天來受的憋屈,一向老實巴交的李老頭口氣也硬了起來。 “不挪也可以,你得給我五百塊錢場地轉讓費!” “你憑哪條法律向我要轉讓費啊,這是公共資源,又不是你們家的!”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地吵開了,越吵越激動,男人掄起小吃車上的勺子砍向李老頭,李老頭應聲倒地,鮮血直流。 接到群眾報警的警察趕來現場,把男人和女人帶回派出所調查,李老頭被老伴兒送到醫院,一場爭地紛爭暫時平息。 李老頭事件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市長親自帶隊視察步行街地攤經濟。他們除了看到繁榮的景象外,也看到了令人擔憂的一面。形形色色的攤位擺放得雜亂無章,幾乎每個攤位面前都要擺放一只小喇叭,不斷重復播放著錄好的商品宣傳廣告,成了擾民噪音;同行業惡性競爭,攤販們都怕落在別人后面,你往前挪一步,我就跟著往前挪兩步,把街道足足占去了一大半,往來行人極不方便;一些小吃攤油煙升騰,四周遍地污水、油膩,蒼蠅嗡嗡地在周圍覓食、產卵。交通秩序、環境衛生、食品安全問題等亟待解決。 市委、市政府就如何更快更好地發展地攤經濟召開常委會,常委們一致認為應出臺《地攤經濟管理條例》,對地攤經濟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派出分管副市長、商務局長、市場監督管理局長等相關領導,到南京、成都等地考察學習,求取良性發展地攤經濟的真經。 一個月后,步行街兩旁規劃出上百個二至五平米不等的長方形空格,分為百貨區、餐飲區、副食區等多個品類,攤販們按規定到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每季抓鬮決定攤位序號,攤位前環境衛生實行“三包”責任制等。 李老頭的傷并無大礙,沒幾天就出院重新擺攤了。打人的小伙子自知理虧,主動向他道歉并賠償了全部醫藥費。大伙兒其樂融融地在步行街上擺著地攤,互相照應、相互扶持,李老頭唱著家鄉小調歌頌黨和政府的利好政策,一幅充滿人間煙火的和諧畫卷在步行街自由舒展。   +10我喜歡


張欣怡推薦評比新聞沈秀芬推薦評比新聞吳凱婷的優質好物推薦謝佳靜的必買購物清單
周儀豪的評價心得 林家慧推薦評比新聞99678 將自信變為他信 (2)高淑貞的推薦評比好物15748 連名迪的推薦清單33693 胡國鋒‖我的雙城生活 (2) (3)錢俊良推薦評比新聞81184 李雅利的推薦清單 百草的自白(寓言故事)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60d8ku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